百合文学
精选文学小说推荐

寻找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的最新更新章节

小说《红楼之三十六金钗》的主角是王敦薛宝钗,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贼寂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奇幻仙侠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67章等你来读!

寻找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的最新更新章节,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天之后,薛家就将香菱送了过来,外加三千两银票。本来薛姨妈是不想将人送过来的,但想到王敦说将薛蟠的事情捅到刑部和御史那里,就有些害怕,母女二人商量了一下就将香菱送了过来,而且额外还送了三千两银子。茜雪…

寻找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的最新更新章节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小说最新章节试读:贾敬虽然上山修道,但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皇宫里,两位皇帝都得到了关于贾敬的消息。不同的是,龙康帝一笑而过,只要贾敬不回贾家,就当这事没发生过;而咸德帝关注点却不同,他发现贾敬算是多吃了两枚小还丹,人也没有事情,反而精力充沛。自古以来,身为一国之君者,大多患有疑心病。他们对他人所言总是心存疑虑,从不轻易全盘信任。实际上,这种特质对于一名合格的皇帝而言,可谓是不可

《红楼之三十六金钗》精彩章节赏析

三天之后,薛家就将香菱送了过来,外加三千两银票。本来薛姨妈是不想将人送过来的,但想到王敦说将薛蟠的事情捅到刑部和御史那里,就有些害怕,母女二人商量了一下就将香菱送了过来,而且额外还送了三千两银子。

茜雪和秋桐看见站在厅门前的香菱,只见这个新来的小丫鬟手里抱着一个小包裹,有些楚楚可怜。她模样清丽,比之二人都要强上三分,尤其是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使她看起来更加清丽脱俗。

“呦,这是又来一个,不知道……”还没等秋桐说出难听的话,那边茜雪就拉扯她一下,果然秋桐一抬头发觉自家老爷已经来到了客厅,她撅撅嘴便不再多说,自家老爷待人十分和善,可是她却感觉自家老爷的威严与日俱增,不知不觉地开始在意起来。

“老爷,西屋已经整理出来了。”茜雪赶忙转移话题,说着就给秋桐一个眼神。另一边,王敦倒是没有在意秋桐的话语,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了香菱的身上。

香菱赶忙过来叩拜见礼,怯生生地叫了一声:“老爷。”

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王敦上前一步将香菱拉了起来,仔细打量一番,发觉果然是绝美的胚子。

“你不要害怕,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茜雪,一会儿给香菱安排一下住处,以后西屋的书房就归她管。”王敦给三个丫鬟都安排点事情做,省着她们争来争去。三个小丫鬟倒是齐声应是。

“香菱,今年多大了?”王敦问道。

“过完年十六周岁了。”香菱小声地说道。

“你倒是与秋桐年龄一样,不知你们的生日谁大?你是六月份啊。”王敦看向秋桐,秋桐一噘嘴,不言语。

还是茜雪说道:“香菱大些,秋桐十月份的。”

“那这里茜雪最大,你就多照顾她们两个点。”王敦又看了一眼秋桐,秋桐顿时老实下来。

秋桐也知道老爷对她们很好,但是她也顾忌自己的身份,不敢过分。

晚上,王敦靠在新盘的炕上,就着烛光看书。

“老爷该休息了。”今天晚上是茜雪在外间的小床,负责王敦的夜间起居。

“不急,你把秋桐叫来。”王敦放下书交代了一声。

不一会儿,秋桐就来到里屋。

“老爷,你叫我。”秋桐嗲声嗲气问道。

王敦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茜雪也忍不住噗嗤一笑。

“前两天,我不是说你们去贾府那边串串门,有什么新鲜事吗?”王敦装作不在意地问道。

“我这几天忙着收拾书房就没去那边。”茜雪是个做事的人,倒也没乱串门。再说,她是被贾府撵出来的,只不过正好遇上王敦去贾府,王夫人顺手就将她送给了王敦。

秋桐却有些兴奋地说道:“我这两天有空就过去找那边的婆子说话,据她们说这两天贾府可热闹了,首先是东府大老爷回来了,把珍大爷一顿打,当天大老爷就带着珍大爷回了道观,说是珍大爷得了恶疾,需要静养,同时也把蓉少爷也给带走了。现在贾府的下人都说这回贾蔷算是生发了,珍大爷和蓉少爷如果不回东府,以后这爵位说不得就得落到他的身上。那贾蔷在东府大摆宴席,请了不少族人吃酒,闹得乌烟瘴气,听说还有人耍酒疯打了起来。”

“这事都惊动了西府的老太太,老太太倒没有责怪贾蔷,就说怕他这样闹冲撞了东府的女眷,老太太就做主将尤大奶奶和秦少奶奶都给送回了娘家,说是等到珍大爷和蓉少爷从道观回来就把她们接回来。这贾蔷更加了不得了,听说不少奴才仆人赶过去给他送礼呢!听说张家婆子的媳妇就是一个……还有那多姑娘真真是不要脸……”秋桐说起这些事情,眉飞色舞,接着她说到了贾府里面几个婆子妇人的长短起来。

“还有别的……有趣的事情吗?”王敦赶忙打断,否则还不知道这小丫头说到什么时候呢!

“啊!”秋桐连忙想了又想,突然想到一件事,说道,“倒是有一件事,前一段时间贾瑞在贾府不知被谁淋了一身大粪,咦,那个恶心啊!”

那秋桐又说了许久,王敦也没再仔细去听,因为他突然想到这贾瑞在红楼里可是一个重要人物,原文虽然先写的是贾瑞先死的,之后是林如海,然后是秦可卿,最后是秦业父子。然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王敦打断正说得兴起的秋桐,问道:“林姑娘是不是已经离开贾府了?”

秋桐眨巴眨巴眼睛,点点头,说道:“确实已经离开贾府了,上个月底苏州那边来了消息,林姑娘的父亲病重,琏二爷护着林姑娘回了苏州。”

这就对了,贾瑞调戏王熙凤,王熙凤找的贾蓉和贾蔷帮忙戏耍贾瑞,而不是贾琏,因为贾琏不在贾府,去了苏州。不对,贾蓉眼下也不在贾府,那么只有贾蔷了,嗯?这段时间贾蔷越发放肆了,肯定也有西府的纵容和支持了,说不得就是王熙凤等人了。

那么这么算下来,最先死的就是林如海,也就是明年的九月初三,接着就是死在冬天的秦可卿,然后就是秦业父子,而那贾瑞很有可能死在后年年初。

不过现在秦可卿回了秦府,那么她还会死吗?我这算不算改变了她的命运,应该算吧!可是我并没有得到命运之力的反馈啊!也就是说她还要早死,红颜薄命啊!看起来我还是要把她弄到身边保护起来才行。

王敦把嘟嘟囔囔的秋桐撵了回去,她也没回她那屋睡,而是和茜雪挤在外间,叽叽喳喳开始说起了贾府里发生的事情。

王敦琢磨了一会儿之后,便神魂进入意识海中,此时他通过阅读一些医书,以及一些道教典籍,察觉那宫殿所在之处,应该是那传说的紫府。他在紫府中看了一圈发现确实只是一间空旷的宫殿,两个柱子,以及半空中的黑色符箓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东西了。而且这宫殿也没有一个出去的门户。

王敦不再研究宫殿,而是将注意力放到了黑色符箓上。他仔细观瞧,符箓左右角上的符篆,发觉它们并不完整,尤其是左边的服食神通,想了一下他感觉现在服食神通对他的帮助很大,也就将属于香菱的那条金线挪移过去,然后将其爆开。

亮点再现,王敦瞬间接收到一道名为“肉还丹”的灵食,以及身体进一步强化。

“肉还丹”其实就是酱驴肉。酱驴肉是很普通的一道菜,然而王敦要做的酱驴肉却不一样,它是以百年人参为主药,辅以阿胶、黄氏、白术、大枣、当归、饴糖、何首乌、枸杞等十三味药,和以灵气,历时九天,酱煮而成。其成品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当然比凡俗里的中药和药膳效果强上几十倍,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其实要做一道菜并不需要那么麻烦,麻烦是做菜的器具,那是一尊鼎,应该是鼎形状的高压锅。这也不是重点,重点的是王敦要在鼎身画上一个云篆,注意是“画”,而不是“写”,云篆顾名思义:如同云一样的篆书,或可以说是如同篆书一样的云。总之非常的复杂。虽说只有一个字,却有三百六十种变化,他要将所有的变化全都画出来,这个云篆才成功。

第二天一早,王敦就感觉到身体的不同,比之以前更加强壮了几分不说,吃得更多,消化的更快,得到了力量更大。没有办法,他就把一天三顿饭改为 一天六顿饭,这才勉强供应上服食神通。

当天下午,秋桐从后门进入荣国府。荣国府的门子知道秋桐原先是就是荣国府的人,而且现在的主人和荣国府关系还十分密切,尤其是和当家奶奶王熙凤关系不浅,所以他们也不敢为难她。

从后角门进入荣国府,经过一段抄手游廊之后便来到一处抱厦,里面不大,一般都是些丫鬟婆子在此闲坐,说些家长里短和主子奴才的闲话。

以前,秋桐就知道在荣国府有这么一个地方,但她不怎么来,如今却是这里的常客,隔三差五就到这里坐上一会儿。她到的时候,屋里已经坐了几个婆子,还有几个小丫鬟站在一边,众人有说有笑的,看到秋桐进来,几个婆子赶忙让座,招呼她坐下,顺手还奉上一碗热茶。

秋桐看到这些都不是什么台面上的人,便有些打不起精神,不过还是坐在一边听这些人闲谈,倒也听到些闲言碎语,可感觉没有什么价值。

这些丫鬟婆子都不是直接伺候主子的,听到的东西大多都是以讹传讹,回去说给老爷,老爷也不爱听。想到这里,秋桐便起身离开,回到了疏香小院。

小院里,茜雪正领着香菱收拾书房。见秋桐回来,茜雪就让秋桐和香菱干活,自己去了前院。

来到前院,茜雪叫来自家的哥哥赵小勇。看到赵小勇,茜雪没有说话,而是凑上前去轻轻嗅了嗅,没有闻到酒味,才满意地点点头。赵小勇看到妹妹的动作,身体就是一僵,不敢动作,直到妹妹远离,他才咧开嘴笑起来。

她这个哥哥和她的老爹一样都喜欢喝酒,喝完酒就要惹事,令她十分的头疼。

赵小勇有点怕自家的妹妹,主要是心里愧疚,眼看自家妹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便挺胸抬头地说道:“妹妹可不要小瞧我,眼下我可是滴酒不沾的。”

茜雪也不接话茬,而是拿出十两银子递给赵小勇,说道:“哥哥去外面的书斋去买些书和笔墨来,这是清单,那些纸墨笔砚要上好的。对了,这清单要拿回来,不要弄丢了。”

“我这就去。”赵小勇十分高兴地接过银子,十两银子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些年他手上就没有过过这样大的数目。

赵小勇兴冲冲地离开疏香小院,不久又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找到茜雪,他哭丧着脸说道:“妹妹,你给的钱不够啊!书斋的老板说要买单子上的东西至少要一百多两银子,东西还不是上等的,上等更贵。”

茜雪有些傻眼,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书籍和纸墨笔砚,不知道其中的价格。经过了一番周折,赵小勇还是花掉了近一百两银子,买来了不少的上等纸墨笔砚,至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就拿了一半的。

*************************

过了腊月二十三,贾兰登门拜师,行过拜师礼后,送上束脩。王敦看到除了束脩六礼之外,还有一封银子,内有五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可是不少,相当于李纨两个多月的月例,这个时代平常的百姓一年到头的吃喝嚼用也不过四五十两银子,如果紧巴点过日子,一年二三十两银子也能过活。当初刘姥姥在贾府得了二十两银子就说这够他们家一年的用度了。

王敦在收下束脩后,并回赠《论语》、葱、芹菜等礼物。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茜雪使人准备的。贾兰收下礼物之后,如同小大人一般向王敦作揖拜谢。

“兰,拜见先生。”

“起来吧!希望你勤勉好学,不负你母亲的期望。”望着一脸严肃,故作大人模样的贾兰,他心里不禁一叹,等到贾家没落了,到时候拉她们母子一把。

王敦将贾兰带到早已经整理好的书房,并同时将家里的三个丫鬟也叫到了书房。

“今天,为师带领你学习《论语》第一章。”王敦又将目光对准三个丫鬟,说道,“作为我的丫鬟也必须识文断字,正好跟着一起学习,我已经让茜雪帮你们准备好了书籍、笔墨等物,好好跟着学。”

三女也认真起来,尤其香菱最为认真。

“把书翻开,听我诵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王敦也不管几个人反应,便动用教化神通直接诵读起来。

王敦声音如从灵魂的深处响起,带着圣人的思想和他独特的理解,激烈碰撞在几个人心灵深处,使几人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她们不知不觉间跟着王敦诵读起来,一时间小小的书房内响起了郎朗的读书声,那声音颤抖而又坚定,充盈而又深邃,激烈而又谦和。

这《论语》前身可谓学习一辈子了,就连与其配套的程、朱注疏都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在王敦看来,前身背诵是背诵了,但是有许多地方根本不符合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其中夹杂着独属于王敦的辩证思维在里面。说白了,王敦对于《论语》的理解还是来自于原身,但对其理解的内容都抱有一定的质疑。

一篇《学而》读完之后,贾兰和三个丫鬟都有一种沉醉的感觉。

“读书竟然会这么……这么……”秋桐“这么”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合适的词语。倒是一旁的贾兰双眼亮晶晶的,他感觉自己完全领会了《学而》的精义,似乎都不用老师讲解了,甚至他对其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王敦根本也没有想要讲解的意思,而是闭目沉思,刚刚他运用教化神通诵读《论语》第一章《学而》,本来以为会消耗不少的神魂之力,然而读下来之后,却发现神魂之力没有消耗多少,反而凝结几分。这令他十分的不解,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也就不再纠结了。

而三个丫鬟就兴奋异常,她们竟然读了一遍书就学会了上面的字,简直不可思,这让她们坚定自家的老爷果然是个老神仙。

“你们把这一篇再读上三遍,之后抄写一遍。”

贾兰和三个丫鬟又读了三遍。之后,王敦便教授几个人写字,对于毛笔字他前世是不会的,但是前身是个老秀才,一手台阁体写的是方方正正,散发着一种浓厚的道学气韵,然而现在的王敦又是一个思想自由活泼,不受拘束的主。所以他很不喜欢所谓的台阁体,然而他又不会别的字体,想了一下就直接写了起来,不知是否与他身负神魂的缘故,还是教化神通的缘故,这字体中正却不失轻灵,显露出一股独特的韵味。

小说《红楼之三十六金钗》阅读结束!

阅读全部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