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种田小说《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梁秋月叶瑾之,是作者深海小鲔鱼所写的。《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小说最新章节第190章,已更新230800字,目前已完结,喜欢看种田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完结版《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章节目录在线阅读,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隔天清晨,梁秋生早早地收拾好行李,与家人告别之后便踏上了归程,离开了家返回县里的学堂继续他的学业。转眼便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日子里,梁秋月的生活可谓是悠闲自在。每日除了吃喝便是睡觉,这般惬意的生活让…
《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小说最新章节试读:“好险,好险。差点又要被仇恨了。”梁秋月带着王见博和何小妹一口气往前走了七八十米,这才停下拍了拍胸脯,心有余悸地说道。“秋月姐,我瞅着这姑娘像是之前被烫到的那个。”何小妹回忆起之前的经历,缓缓地说到。“就是她,以后见到她我们主动绕道走。这孩子还小,任性了些。”梁秋月无奈地摇了摇头,嘱咐道。她并不想与宋玉宁产生过多的纠葛,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回去吧,她们那边
《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精彩章节赏析
隔天清晨,梁秋生早早地收拾好行李,与家人告别之后便踏上了归程,离开了家返回县里的学堂继续他的学业。
转眼便过去了一个多月。
在这段日子里,梁秋月的生活可谓是悠闲自在。每日除了吃喝便是睡觉,这般惬意的生活让她整个人都胖了一圈,但同时气色也变得愈发红润,看上去精神焕发。然而,由于王秀兰担心她出门吹风会落下病根,坚决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于是,被困于房间之中的梁秋月只能将心思放在琢磨如何挣钱上。不仅如此,她还心心念念着待出月子之后,亲自上山去探寻一番。毕竟常言道:“靠山吃山”,她满心期待着能在山上发现一些商机,从而挖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此外,还有一件令梁秋月颇为烦恼的事情——她始终没办法出奶。无奈之下,王秀兰只得每日前往村里养牛人家买些牛奶来喂养孩子。一壶牛奶两文钱,这一个多月光牛奶的钱就花了七十多文!如今,家里所剩的钱财已然不多,如果再不赶紧想办法挣钱,恐怕连给女儿买牛奶的钱都没有。
就在这样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母女二人围坐在饭桌前一同吃饭。梁秋月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菜,一边试探性地向王秀兰提起想要结束月子、外出挣钱的想法。
“娘啊,您瞧瞧我,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啦!现在能跑能跳的。清漪每天都得花钱买牛奶,我要是还一直闲待在家里,实在不太合适呀。所以呢,我琢磨着明天去山上走走,瞅瞅能不能找到些什么玩意儿拿到城里去卖掉换钱。”梁秋月兴致勃勃地对母亲说道。
王秀兰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女儿,见她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确实恢复得相当不错,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便点头应允道:“行吧,那你想去就去吧。不过啊,你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呐!千万别往深山里头走,那里头可有不少蛇虫猛兽,凶险得很哪!”
“知道啦,娘!您就放心吧!”梁秋月干脆利落地回应道。就这样,在经历了整整三十六天的坐月子生活之后,梁秋月总算是迎来了能够自由出门活动的日子。
第二天清晨,天才刚刚蒙蒙亮,梁秋月就早早地起了床,背起一个硕大的竹篓,兴冲冲地上山去了。她来到山脚下时,一眼就瞧见有好几个同村的人正蹲在地上埋头挖着野菜呢。梁秋月向来与村里人相处融洽,关系十分要好,这会儿一见到她走过来,立马就有好几个人热情地迎上前,主动跟她打起招呼来。
“哟呵,秋月来啦!身子骨可都恢复妥当了呀?”一声关切的问候传来,只见说话之人正是住在梁家隔壁的张翠娘。这位婶子为人亲和善良,她的丈夫名叫刘水根,乃是临水村村长刘立根的堂弟。刘水根生性老实本分,平日里就在家中勤勤恳恳地耕种田地。农闲时,他就去码头找些搬扛货物之类的体力活儿干,以此来贴补家用。
张翠娘和刘水根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唤作刘宁,今年刚好十岁;女儿叫做刘雪梅,今年八岁。这俩孩子都十分乖巧懂事,惹人喜爱。想当年,梁秋月尚未出嫁之时,还曾抱过他们呢。梁秋月的父亲很早就离世了,这夫妻俩平素里对梁家颇为关照,梁秋月姐弟小时候没少在他们家留宿吃饭。
此次梁秋月生产之后坐月子期间,张翠娘不仅特意送来了新鲜的鸡蛋,而且每隔几日都会过来看她。此刻听到张翠娘的询问,梁秋月赶忙绽放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回应道:“张婶儿您好呀!我在家里休养了一个多月啦,这会儿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多谢婶子您一直以来的关怀惦记。婶子要是得空了,可一定要到我家里去坐坐,咱们好好唠唠嗑。”
“成啊。我去那边再找点野菜,你找啥也抓紧点,一会太阳就毒啦,你身子刚养好可不能大晒。”
“知道啦张婶,我一会就回去。”说完梁秋月继续往前走。突然背后有人叫住她。
“秋月,秋月, 你是过来挖菜还是捡柴火的?”这次说话的叫王槐花,和梁秋月同岁,两人是从小到大的玩伴。王槐花是个很单纯的人,前年嫁给了本村的李安,李安在县城的福满楼当跑堂伙计,十天回家一趟,夫妻俩去年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淳,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公婆也是和善的人,从小看着王槐花长大的,对她也是多有疼爱。梁秋月回村的时候王槐花刚好跟着李安住在县城里,前几天回村知道梁秋月和离的事,抱着她就是大哭。这几天经常抱着儿子过来和梁秋月说话。
“我去捡点树枝,家里的快用完了。槐花,我要去山上你要上去吗?”梁秋月问。
“今天不行,我婆婆昨天闪到腰了,家里还有好多活要做,我一会就得回去了。
“严重吗?”
“不严重,擦了油在家休息一两天。我先回去了,家里的孩子估计要醒了,我回去看下。你也早点回去。”王槐花说完就匆匆走了。
梁秋月独自一人山里,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四周被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植被所环绕。这里不仅有野猪出没,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蛇类潜藏其中。平日里,除了那些经验丰富的猎户偶尔会深入山中捕猎之外,普通的村民对这片山林都心存畏惧,轻易不敢涉足其间。也正因如此,这座山保留了其最为原始的生态风貌。
尽管之前已经向王秀兰承诺过不会贸然走入山的深处,可此刻的梁秋月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完全无法抑制内心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她一心只想揭开这神秘深山中隐藏的秘密,探寻是否能够寻觅到一些价值不菲的宝物。
“这样的环境对于菌类的生长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说不定待会儿我能发现一些菌子呢。”梁秋月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迈着脚步向前行进。
果不其然,就在她沿着山路前行没多久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白蘑菇。这些蘑菇宛如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精灵,静静地伫立在草丛之中。
“哇塞!居然有这么大一片白蘑菇。”梁秋月兴奋极了,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她在现代就特别喜欢吃菌菇,炒着吃,煮火锅吃,炖汤吃,烤着吃,怎么都好吃,当时只恨自己没生在云南,不能天天捡菌子吃菌子。来这边一个多月了,现在终于又能吃上菌子了,这回梁秋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放下背篓,梁秋月搓搓手就开始捡蘑菇了。“一朵小蘑菇,两朵小蘑菇,三朵小蘑菇,再来一朵,来来来,都到我的背篓里来。”梁秋月高兴的自言自语了起来。
“扑哧。”突然间,一声清脆的笑声毫无征兆地在这片静谧的山林中响起,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着实把正专心致志采摘蘑菇的梁秋月吓得不轻。她浑身一抖,手中刚采下的蘑菇差点滚落地上。
梁秋月瞬间变得无比紧张,心跳急速加快,一双眼睛惊恐地向四周张望,颤声喊道:“谁,谁在那里?”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连风似乎都停止了吹拂,周围的树木宛如沉默的卫士,没有丝毫动静。方才那阵笑声仿佛只是她的幻觉,好像从来未曾响起过。
梁秋月就这样呆呆地在原地站立了好一会儿,竖着耳朵仔细聆听,但始终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再次传来,更没有看到什么凶猛野兽从暗处窜出。她不禁暗自思忖道:“难道……难道我刚才真的是听错了?也许只是风声或者树枝折断的声音被我误当成了笑声吧。”如此想着,她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定了定神之后,便又重新蹲下身子,继续埋头采摘起蘑菇来。
不一会儿功夫,梁秋月的背篓里已经装了满满半篓洁白如玉的蘑菇。看着这些丰硕的成果,她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和草屑,转身沿着来时的路缓缓下山而去。
就在她离去没多久,一棵高大粗壮的树上忽然轻轻跃下一个身影。此人身材修长,一袭黑色劲装包裹着矫健的身躯,脸上戴着一副银色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他静静地望着梁秋月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暗想道:“这女子胆子倒是不小,竟敢独自一人入这深山之中。”
不多时,这位面具男子也如来时般悄然消失在了山林深处。
下山的道路平缓开阔,梁秋月原本轻快的步伐不知何时竟慢了下来。此时此刻,她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舒畅愉悦。
回家后就能亲手将这些新鲜采摘的白蘑菇烹饪成美味佳肴——香喷喷的炒蘑菇、滋滋冒油的烤蘑菇,梁秋月的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期待与兴奋之情,那种激动简直快要抑制不住了。
“哈哈哈哈!”她终于还是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山林间回荡,惊起一群飞鸟。口中还不停地喃喃自语着:“这样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啦!”灿烂的阳光如同金色的轻纱般轻柔地洒落在她那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庞上,仿佛也被她的快乐所感染,越发显得明亮耀眼。而这光芒恰好映照出她心底深处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热切向往。
不多时,梁秋月已来到自家门前,她迫不及待地推开院门,高声喊道:“娘,我回来啦!我今天可捡到宝了,中午就让我来露一手吧,您好好尝尝女儿的手艺!”声音中满含喜悦,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欢喜。
“你捡到啥了?”王秀兰一听到女儿的呼喊声,便急匆匆地抱着孩子从屋内快步走了出来。当她定睛一看,发现背篓里装满了色泽洁白、形状圆润的蘑菇时,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的神情,赶忙说道:“哎呀,你这傻孩子呀!这哪儿是什么好东西啊,这可是白伞子啊!这玩意儿毒性可大着呢,咱们村里的人谁也不敢去捡它,更别说拿来吃啦,赶紧给扔掉吧!”
然而,梁秋月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自信满满地回应道:“娘,您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白伞子,而是白蘑菇呢!我以前在赵家吃过的,味道可好啦!您一定要相信我,等会儿我把它们做成菜,您尝过之后就明白我的话不假了。”其实,梁秋月心里清楚得很,如果要跟王秀兰详细解释清楚哪些蘑菇有毒,哪些没有毒,那可得花费不少时间和口舌。所以,她灵机一动,随口编了个自己曾经在赵家吃过这种白蘑菇的谎话,想着只要能让母亲不再继续追问下去,她就能尽快动手将这些白蘑菇烹饪成美味佳肴。
小说《和离后带着娘家致富》阅读结束!